1.挫折的情绪行为反应为( )。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倒退(退化)
悦纳自己
肯定自己的能力
乐于助人
2.如果与他人发生不愉快、争执、矛盾,将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和立场考虑,通过角色互换可能会对他人多一份理解,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消极情绪。这种避免负性情绪爆发的方法是( )。
提醒法
转移注意力
移情法
改变刺激源
意识控制
3.挫折对强者的积极意义表现为( )。
增强个体的承受力
降低人的认识水平
减弱个体的成就动机水平
降低个体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水平
抑制人的活力
4.当人们面临挫折时,最为普遍和常见的心理反应是()。
焦虑
攻击
退化
固执
冷漠
5.根据来访者的主观体验判断其心理是否异常,属于()。
内省经验标准
生物学标准
统计学标准
社会适应标准
心理测验标准
6.人际交往的原则不包括( )。
平等的原则
相容的原则
互利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信用的原则
7.以下关于压力和缓解精神压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主要用药物治疗来减轻压力
调节情绪,和谐心情,减少过度反应
储备资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抵抗压力的影响
应对压力源,针对压力源采取一些措施
压力的产生需要三个基本环节,即压力源、机体的反应和个体的调节
8.自信心缺失指由于与合理规定标准或其他刺激物比较有差距,而产生了评价差异,进而导致的主观低落、悲伤等负面心理状态。以下属于所谓刺激物的是( )。
身高标准
体重标准
成绩分数线
颜值
某人学习优异
9.精神分裂症的早期临床表现包括敏感多疑、语言表达异常、情感变化、性格改变等。以下是敏感多疑的具体表现,除了()。
别人在交谈,认为是在议论他
别人偶而看他一眼,认为是不怀好意
与其谈话话题不多,语句简单、内容单调
认为广播、电视、报纸的内容都和他有关
认为爱人对他不忠而进行跟踪
10.常识性的区分即非专业人员对正常及异常心理的区分,主要依据日常生活经验。以下情况是心理异常常识性区分的依据,除了()。
出现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
出现奇怪的行为
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自身社会功能比较完整
影响他人的社会生活
11.心理干预中的共同因素,不包括( )。
倾听技术
移情技术
提问技术
表达技术
观察技术
12.关于抑郁的描述,错误的是()。
其情绪低落的程度不等,可从闷闷不乐一直到悲痛欲绝
可有兴趣丧失、思维缓慢、自罪感
作为一种情绪在常人和医疗门诊中比较少见
严重时甚至悲观厌世、自伤和自杀
可有注意困难、食欲丧失
13.产生自信心缺失结果的连锁机制为( )。
比较——评价——刺激
评价——比较——刺激
刺激——评价——比较
刺激——评价——刺激
比较——刺激——评价
14.关于焦虑的描述,错误的是()。
是一种源于内心的紧张、压力感
常表现为内心不安、心烦意乱
有莫名其妙的恐惧感
有对过去的不良感受
常常伴有憋气、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
15.自信心缺失的表现不包括( )。
总是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
产生自我封闭心理
做事畏手畏脚、逆来顺受
情绪波动较小
逆来顺受、自卑
16.产生情绪变化和心理压力的必要条件是( )。
压力源
机体的反应
个体的调节
外界环境的变化
社会因素
17.习惯从“失去什么”看待问题者,应有意识地转变看待问题的方式,从“得到什么”看待问题。改变看待事物的方式的关键,不包括( )。
看待一件事有很多种方式,最好选择你喜欢的方式
对于产生压力的境遇,要善于看到不利境遇对自己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对于产生压力的境遇,要学会理解别人的行为
要学会用产生最小压力的方式看待同一件事
要始终坚持自己的希望和观念
18.目前对异常心理的一般性解释,不包括()。
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发生异常改变
大脑的结构或功能失调
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
反映为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
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尚好
19.以下是在平和的情绪中的感受,除了( )。
感受到平静
感受到自己对自我和外界事物的掌控力
对未来抱乐观的期望,知足而快乐
口不择言、言语过激
知足而快乐
20.我国心理学家郭念峰教授根据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定义,提出了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条原则,其中包括()。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
内省经验和心理测验一致性
心理活动的外在协调性
人格的绝对稳定性
社会适应良好性
21.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下列选项与自信心无关的是( )。
学习
工作
人际交往
竞赛
气质类型
22.对待压力源的方法,不包括( )。
设置切实的目标
抛弃不切实际的希望
善于面对和解决问题
学会合理的说“不”
不能拒绝别人的请求
23.要想很快将引起自己产生挫折的事情遗忘是很困难的事情。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 )。
选择主动遗忘
认知调整
直接宣泄
间接宣泄
积极的转移
24.身体对任何可能的需要或者变化产生的非特异的反应,称为( )。
职业应激
心理压力
心理紧张
心理抑郁
心理焦虑
25.情绪调节的第一步是( )。
情绪的控制
情绪的发泄
情绪的肯定
情绪的倾诉
摆脱不良情绪
26.改变多疑心理,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除了( )。
无论如何立即采取行动
认识危害加强修养
自我暗示厌恶猜疑
坦诚交换意见
了解多疑心理产生原因
27.关于危机干预疗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危机干预是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关怀和帮助的一种方式
危机干预工作人员可给予当事者任何的保证
危机干预工作人员其主要作用在于启发、引导、促进和鼓励
国外有时亦称危机干预为情绪急救
危机干预工作人员可以帮助当事者回避一些应激性境遇
28.以下是负面情绪的表现,除了( )。
悲伤
愤怒
惊讶
羞愧
厌恶
29.以下是避免受他人情绪的影响的方法,除了( )。
避免和负面情绪的人在一起
拒绝不良情绪,主动请求离开
建立情感防御,通过心理暗示鼓励自己
在倾听中,不断累积他人的负面情绪
掌控自己的情绪
30.沟通是指用语言、文字或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把自己的想法要求表达给对方。沟通的关键技巧不包括( )。
直接指责
认同
赞美
感激
倾听
31.关于挫折的应付的描述,错误的是()。
应付的目的是要对挫折及不良情绪进行处理
应付将采取某种适当的手段或方式
通过应付来调整心态,维持心理平衡
它与情绪行为反应没有区别
应付是一种有意的、主观的努力
32.自卑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以下属于自卑的表现为( )。
客观的自我分析
善于表现
正确对待失败
自信满满
害羞
33.以下属于嫉妒心理的表现为( )。
“我哪点不如他了,还不是仗着有谁谁撑腰”
“我才不与那些地位比我低的人说话”
“我说的这些真正是有哲理的,你们就听着好了”
“你们这么热情是不是对我有所企图”
“从来就没有人愿意与我交朋友”
34.以下是面对挫折引发的心理问题所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除了( )。
选择主动遗忘
认知调整
升华
求助心理咨询
不断宣泄
35.关于心理咨询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
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者依据心理学理论和技术
咨询者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克服心理困扰
心理咨询只针对有心理障碍的来访者
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促进其成长的过程
咨询者通过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6.解决自信心缺失问题的方法,不包括( )。
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积极同别人交往
正确对待成败
自我鼓励
听信别人
37.以下关于认知治疗的叙述,错误的是( )。
最有影响的是贝克的认知治疗和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
咨询的关键就在于指导来访者改变原来的认知结构
应注重帮助来访者学会用更加合理的方式思考
帮助来访者纠正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改变行为
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精神分析理论和认知理论
38.自我效能的概念提出者是( )。
佛洛依德
克莱茵
荣格
班杜拉
比昂
39.在挫折分类中,对个体的生活有重大影响的挫折,属于( )。
严重挫折
一般挫折
想象挫折
意料内挫折
意料外挫折
40.消除紧张情绪最有效快速的方法就是( )。
深呼吸法
倾诉法
听音乐
陪伴
运动
41.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心理干预不包括( )。
健康促进
预防性干预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心理评估
42.以下是应注意的交往技巧,除了( )。
主动与人打招呼
举止大方坦然自若
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
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
处事优柔寡断
43.网络成瘾治疗的根本宗旨是()。
预防为主
家庭治疗
团体治疗
行为规范
药物治疗
44.目前将抑郁障碍的表现归纳为核心症状、心理症状群、躯体症状群三个方面。其中核心症状包括()。
情绪低落、兴趣下降、乐趣缺失和精力减退
焦虑、自罪自责、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运动迟缓,面部表情贫乏或缺乏表情
睡眠紊乱,如不易入睡、睡眠浅、早醒
有自杀观念和行为的占50%以上
45.关于心理异常判断标准的使用,错误的叙述是()。
每一种判断标准都有其根据
每一种标准对判断心理正常或异常都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可以考虑选择使用一种标准来进行判断
同时考虑年龄、地域、社会习俗及文化的影响等因素
各种标准使用时应该互相补充
46.以下做法有助于消除孤僻心理,除了( )。
主动与人交往
提高受挫折的能力
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
主动融入集体
我行我素
47.心理压力管理的目的,不包括( )。
消除所有的心理压力
避免压力对机体的损害
更好的掌控生活
成为具有快乐的人
调整压力到合适的范围
48.以下是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除了()。
内省经验标准
生物学标准
统计学标准
社会适应标准
临床化验标准
49.人际关系不适的表现是( )。
倾听与反馈
社交恐惧症
赞美别人
换位思考
注意外表形象
50.关于广泛性焦虑又称慢性焦虑的描述,错误的是()。
是焦虑障碍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过分担心
整日处于大祸临头的模糊恐惧和高度警觉状态
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跳反应
对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感到紧张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