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其中“畏”的意思是( )
无畏
敬畏
服从
亲近
畏手畏脚
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句出自( )
孟子《孟子》
老子《老子》
司马迁《史记》
张载《张子语录》
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中“爱人”的意思是( )
配偶
妻子
爱一切人
爱孩子
4.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此句出自( )。
孟子《孟子》
王阳明《大学问》
老子《老子》
司马迁《史记》
5.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所谓中庸的“中”的意思是( )
好啊
指无过亦无不及,恰到好处的意思
指中等水平
指合适的位置和地位
指没有错误,没有失误
6.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第二章)其中“弗居”的意思是( )
不居住
不知道
不居其功
居功自傲
无有
7.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其中“亲亲,仁也;敬长,义也;”的意思是:( )
亲近父母亲人,是仁的表现;尊敬师长,是义的表现。
亲近孩子,是仁的表现;尊敬爱人,是义的表现。
亲人距离近;邻居距离远。
关爱别人,照顾兄长。
团结同事,尊敬领导。
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第四十八章)其中“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意思是( ) 。
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身体一天比一天消瘦。
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可以成为教师。
为学为道之人,需要不断工作。
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修持大道之人,则在于不断地剔除自我的私念。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哪部经典?
《孟子·尽心上》
《论语·学而》
《韩非子子》
《庄子·养生主》
10.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其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意思是什么?
亲自积极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学习典籍、文章了。
亲自体验学习和劳动。
行动有余力就去帮助别人、扶助别人。
亲自学习文化和实验很重要。
11.追溯“国学”一词,出于《周礼》,原义是指周代中央设在王城的国家教育机构和学校。周代国学的教育内容是礼乐文化,周代以后国学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目标是培养修己治人之才。
对
错
12.通识课程《国学经典选读》,教材所选国学经典名句123则,正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特质交汇融合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基本价值观和独特生活方式的载体,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附力。
对
错
1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其中“率”的意思是“率领,带领”。
对
错
14.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的下一句是“勿施于人。”
对
错
15.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里仁》)其中“无适也,无莫也”的意思是:不盲目适从,也不盲目否定。
对
错
16.“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其中“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的意思是:能够就近取东西,可以说是最方便了。
对
错
1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此句话的意思是:荣誉和耻辱都是一种警醒。把祸患看得像生命一样贵重。
对
错
18.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其中“节用而爱人”意思是:节俭一点是为了爱人高兴。
对
错
19.“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此句话的意思是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就发出来好受一些,不发出来会生病的。
对
错
20.“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是墨子说:对言语有溯源的准则,有推究的准则,有实践的准则。
对
错
2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出自《老子》
对
错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是出自 《水浒传》。
对
错
2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字,迷路之意。
对
错
24.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中的“博学而详说之”的意思是:广博地学习就能够当老师了。
对
错
25.子曰:“有教无类。”此句话的意思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没有区别。教育是平等的,不论贵贱贤愚都给以教育。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