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测验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3金币,请先
新注册用户随机送2-10金币,如有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解决!
【答案为下面试题答案,请核对试题后再购买】

一、判断题。

1.在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劳动工具十分简陋,主要是石锄、石铲、石镰等石制器具(    )。

2.共产主义包含两个阶段,其中,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

3.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是按着五种社会形态由低到高依次更替( )。



4.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

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组相互作用的力,二者相互决定(    )。

6.在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并不存在阶级,阶级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说明阶级是一个经济概念(    )。

7.阶级斗争的核心是争夺物质利益,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8.唯心史观不仅认为认为少数杰出人物创造了历史,还更加肯定了群众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

9.人民群众是指所有为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对象(    )。

10.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

11.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个人的活动。所以,全部人的活动加个总和就是社会历史(    )。

12.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既包含积极成果,也含有消极的成果。

13.从时间维度上,我们可以将文明划分为奴隶社会文明,封建社会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不同形态。

14.文化既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精神动力,也可以为社会发展凝聚力量。

二、单项选择题。

15.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本仅够生存的资料有了剩余,剩余产品催生了私有制。从而,( )诞生了,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级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16.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 )等思想观点。

宗教  

政权机构

政党 

法庭

17.依据( ),社会历史可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社会意识形态

18.( )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实质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革命

社会改革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

通过罢工,缩短劳动时间

19.张衡,发明了地球仪和地动仪;祖冲之,首次把圆周率准确推算到小数点后六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这说明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尤其是(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农民

劳动工人

知识分子

剥削阶级

20.与群众史观不同,唯心史观坚持认为( ).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劳动是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劳动创造了人,让人类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英雄人物创造和改变了历史

21.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同一性、( )、和平性,为中国式现代化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智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全面性

包容性

辩证性

矛盾性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 )、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 ),倡导爱国、( )、诚信、友善”

文明   法治   敬业

文明   公平   法治

法治   文明   爱人

解放   法治   敬业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在公众号内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