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会议运营与管理》知识综合测试一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3金币,请先
新注册用户随机送2-10金币,如有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解决!
【答案为下面试题答案,请核对试题后再购买】
本套题为随机题,请按快捷键Ctrl+F在页面内查找,手机查找方法!

1.会议作为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领域–会议业的重要研究对象,在国内国际上并无争议。

2.会议服务产品与一般的服务产品没有什么不同,同样包括无形产品,也包括有形产品。

3.生产系统的构成要素很多,可以分为结构化要素和非结构化要素。

4.会议的承办机构只能通过主办机构指定、委托的方式来获得承办权。

5.从本质上看,产业是按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要求集成起来的企业或组织群体,是由一群生产相近替代产品的公司和组织形成的。

6.网络与信息化时期院子1970年代。

7.会议运营管理具有服务运营管理的一般特点,服务生产流程具有有形性。

8.根据与会者的国籍情况,可把会议分为国内会议和国际会议。

9.会议产品一定包含有核心性产品和配置性产品,并必然包含支持性产品,才能使与会者充分体验其核心利益。

10.会议运营流程设计最基本的远则是客户导向原则。

11.会议产品的设计理念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人文性设计,充分体现人文价值。

12.会议产品的核心要素包括()。

主题和议题

演讲人和嘉宾

会议场地布置

专业活动

13.以下属于会议产品设计原则的有()。

系统性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

创新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14.会议产品设计流程中,服务产品设计的流程可以概括为()。

分析规划阶段

开发设计阶段

评估转换阶段

制定方案阶段

15.会议运营流程设计需要注意()因素的影响。

资本集约度

资源柔性

顾客参与

资金预算

16.1988年,科特勒提出了产品的三层结构理论,认为任何一种产品都可被分为3个层次,包括()。

支持性产品

核心利益

有形产品

附加产品

17.会议流程再造的特征为()。

员工决策

顺其自然

工作合并

职能边界弱化

18.会议服务流程设计方法包括()。

生产线法

自助服务法

竞标法

个体维护法

19.从全球视角看,世界上在设计流程方面存在着两种倾向,其中一种是()的逻辑性设计。

德国

英国

美国

中国

20.以下()属于会议现场管理。

会议地点的选择

接站与引导

安排离会

会议评估

21.()是指生产中使用的资本与劳动力的比率。

资源柔性

资本集约度

资金预算

顾客参与

22.以下属于会议产品的配置要素的是()。

主题和议题

演讲人和嘉宾

专业活动

会议时间

23.核心性产品也称(),是指消费者利用该产品所满足的基本需求,是顾客真正要购买的东西。

配置性产品

支持性产品

实质性产品

扩展性产品

24.会议产品设计的理念中,()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

绿色设计的理念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人性化设计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

25.会议供应链设计在提出设计目标时,主要目标需要在()和低库存投资、低单位成本两个目标之间平衡。

进入新市场

改善售后服务水平

获得高客户服务水平

降低成本

26.会议物流要素管理中,对要素的种类划分,存在不同标准,引用最为广泛的是()物流协会对物流要素的分类。

中国

美国

德国

日本

27.以下不属于会议物流管理模式的是()。

自营模式

外包模式

混合模式

平台模式

28.六西格玛管理由()提出。

比尔.史密斯

杰克.韦尔奇

朱兰

哈灵顿

29.会议成本中的()包括会议进程控制及研究成本。

预防成本

评定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

30.()在1985年首次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

开思.奥立夫

迈克尔.威波尔

史蒂文斯

迈克尔.波特

31.2000年版ISO 9000标准提出了质量管理()原则。

一项

二项

四项

八项

32.在国际会议物流中,常见的有空运和()等方式。

陆运

海运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33.申报会议的渠道有两种,其中公关营销包括()和客户关系管理。

竞标企划书

接受审核评比

媒体广告宣传

竞标

34.会议方案设计是会议产品设计的重要文本呈现,也是会议具体实施的依据。

35.会议后续工作中,对会议进行评估的具体方法包括会议组织者评估、与会者个人评估、会议成本评估等方法。

36.六西格玛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哲学,认识到对完美的追求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管理中力求完美但容忍失败。

37.六西格玛管理法最早由通用电气公司杰克.韦尔奇提出。

38.德克和史蒂夫认为服务供应链是产品服务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服务活动。

39.与传统采购模式相比,JIT(准时制采购)有明显的特点,它的采购批量是大批量、频率低。

40.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中,“以顾客为中心”是最基本、最核心的理念。

41.会议运营流程绩效只能用产能、周期时间、生产率、质量和柔性五个指标进行衡量。

42.会议质量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不会随会议质量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在公众号内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